一、历史溯源:三线建设时期的3536军工厂

1.1 国家战略下的军工记忆

始建于1966年的3536军工厂,曾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军队后勤保障基地,隶属原解放军总后勤部。这座占地2.1平方公里的军工城,鼎盛时期拥有3000余名部队编制职工,承载着生产65式军服及军用装备的重要使命。

1.2 时代变迁中的转型历程

随着1993年的整体搬迁至绵阳,原厂区完整保留了14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址。遗留的苏式厂房、军工标语墙与生产设备,成为记录特殊历史时期的立体档案库。

二、文旅新生:军工遗址的活化实践

2.1 三线军工文创园建设

通过整合四川彩皇农业科技的资源优势,园区形成四大核心板块:

– 三线建设博物馆:陈列军工文物与影像档案

– 沉浸式体验区:复刻60年代军工生活场景

– 菊花产业展示带:融合香菊种植与深加工工艺

– 军事拓展基地:依托原始地形开发训练项目

2.2 农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园区创造性采用”产联式”开发策略,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 第一产业:500亩特色菊花种植基地

? 第二产业:军工级无菌加工车间

? 第三产业:年均40万人次的主题旅游接待

三、教育价值:红色基因的传承载体

3.1 党史教育实景课堂

完整保留的军工生产线与生活区,已累计接待3万余次团体研学活动。特别开发的”军工密码破译”、”被服生产挑战赛”等互动项目,开创情景化教学模式。

3.2 文化IP打造成果

通过连续举办四届彩菊文化旅游节,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

√ 菊花主题艺术装置展

√ 三线建设口述史剧场

√ 军工主题沉浸式剧本游

四、资源获取指南

4.1 深度研学资料包

本站独家提供包含以下珍贵资源的下载包:

→ 3536厂历史影像档案(1966-1993)

→ 三线建设口述史访谈实录

→ 军工遗址改造技术白皮书

4.2 特色旅游规划方案

包含景区全景导览地图、主题游线设计方案、特色餐饮攻略等实用文档,助您深度体验这座军工文旅综合体的独特魅力。

可以使用夸克APP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保存该资源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