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氧剂1076的核心特性
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
抗氧剂1076(CAS 2082-79-3)学名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分子式C35H62O3。该化合物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稳定在49-54℃,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优异溶解性,特别适合聚合物改性应用。
作用机制与效能
通过捕获自由基和分解过氧化物的双重作用机制,有效阻断材料热氧化链式反应。实验数据表明,在0.1-0.5%添加量范围内即可实现材料寿命延长3-5倍。
二、工业应用解决方案
高分子材料改性
- 聚烯烃体系:PE/PP制品耐候性提升方案
- 工程塑料:ABS/PVC制品防黄变技术
- 弹性体保护:橡胶制品抗老化配方设计
复配增效体系
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如168)协同使用时,可建立双重防御体系,实验室测试显示协同效应使抗氧化效率提升40-60%。
三、产品技术优势解析
热稳定性优势
260℃高温环境下仍保持90%以上活性,特别适用于注塑成型等高温加工场景。
环保性能指标
符合REACH法规要求,通过FDA 21 CFR 178.2010认证,满足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四、专业应用指导方案
添加量控制标准
材料类型 | 推荐添加量 | 加工温度 |
---|---|---|
聚丙烯(PP) | 0.15-0.3% | 200-240℃ |
聚乙烯(PE) | 0.1-0.25% | 180-220℃ |
存储与使用规范
- 阴凉干燥环境保存(建议湿度≤60%)
- 与加工设备同步预热处理工艺
- 熔融共混时的最佳分散控制方法
可以使用夸克APP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保存该资源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