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规范简介

标准化生态评估的重要依据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格局评估》(HJ 1171—2021)由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6月正式发布,作为国家级技术标准,该规范明确了生态系统分类体系、遥感解译方法和空间统计分析流程,为各级政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提供统一的技术框架。文件详细规定了从数据采集到成果验收的完整工作流程,特别强调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验证的协同应用。

二、核心内容解读

三大创新技术亮点

规范创新性提出三级生态系统分类系统,将全国生态系统细分为8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和52个三级类。在环境监测技术领域,首次明确采用0.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开展精细解译,并建立生态系统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附录部分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公式,可直接应用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跨领域协作要求

文件要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共享监测数据,推荐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相关技术细节可参考专业工具应用指南。针对不同生态区域特性,规范附录特别提供了高寒湿地、海岸带等特殊生态系统的评估细则。

三、应用价值与获取建议

政策实施与科研价值

该标准已应用于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评估等国家重大项目,其明确的指标体系使生态修复工程成效评估具有可量化性。相关技术文档包含28个规范性附录和12个资料性附录,需要完整技术支持的读者可通过专业资源平台获取全套实施手册及配套数据模板。

可以使用夸克APP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保存该资源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